索 引 號 | 640324001/2023-00012 | 發文時間 | 2022-11-10 |
發布機構 | 同心縣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 有效 |
標 題: |
同心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同心縣2022年閩寧協作項目實施方案(調整)》的通知
|
各鄉鎮人民政府(管委會),政府各部門、直屬單位:
《同心縣2022年閩寧協作資金項目實施方案》(同政辦發〔2022〕26號)經縣十九屆人民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個別項目無法按計劃實施,為確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縣十九屆人民政府第27次常務會議對《同心縣2022年閩寧協作項目實施方案》進行優化調整?,F將調整后的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同心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1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同心縣2022年閩寧協作項目實施方案(調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東西部協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持和完善東西部協作機制的意見》及福建、寧夏兩省區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精神,確保同心縣2022年閩寧協作任務圓滿完成,接續推進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根據《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自治區財政廳關于下達2022年閩寧協作資金預算的通知》(寧財(農)指標〔2022〕141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優勢互補、互利互惠、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指導原則和“聯席推進、結對幫扶、產業帶動、互學互助、社會參與”五項機制,以貫徹落實《“十四五”閩寧協作規劃》、閩寧協作交流座談會和閩寧協作聯席會議精神為抓手,加強與結對幫扶方的對接溝通,拓展幫扶領域、完善幫扶機制、優化幫扶方式。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深化產業合作,依托同心縣閩籍企業在釀酒葡萄、食用菌等方面的能力和優勢,形成帶動聯合發展促增收的模式;加強閩寧共建產業園建設,新建標準化廠房6棟,為東部省份、來同閩籍企業提供發展新空間,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農特產品消費幫扶力度,通過實施農特產品消費幫扶補貼及“寧莆同購”電商城運營項目,多舉措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跨區域職業教育合作和勞務對接,促進勞動力穩崗就業、創業;強化干部與人才的培訓交流,努力提高干部隊伍及人才素質,為鄉村振興聚力蓄能;鞏固提升閩寧示范村創建,重點對2個閩寧示范村實施特色種(養)業、民宿文旅、聯農帶動等示范項目;加大對鄉村教育、醫療、物流、人居環境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提升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二、項目及資金安排
調整后的同心縣2022年閩寧協作資金項目包括產業幫扶(包含閩籍企業帶動聯合發展、鼓勵閩籍企業發展、閩寧產業園區建設、閩寧消費幫扶協作)、就業幫扶、干部和人才培訓、打造閩寧示范村、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教育醫療等鄉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以及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等7個方面24個項目,合計投資7100萬元。
(一)閩寧產業發展項目。
1.南安村溫棚食用菌種植及基地提升項目。
項目類別:產業聯合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下馬關鎮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下馬關鎮南安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新建“春夏季養菌+冬季產菇”食用菌房1棟約529平方米(50.48米×10.48米×4.15米),配套菌架,電動內遮陽,電動頂開窗,約80萬元;基地環境提升約20萬元;電力、污水設施及道路硬化等約20萬元。
資金安排:12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幫扶發展菌菇產業,鼓勵周邊群眾發展菌菇種植,提高群眾收入。受益總人口142人,其中脫貧人口87人。
完成時限:2022年6月底前完成。
2.張家樹村食用菌種植項目。
項目類別:產業聯合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下馬關鎮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下馬關鎮張家樹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寧夏閩寧綠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輻射帶動張家樹村新建9棟菌菇大棚,每座建筑面積800平方米(10米×80米),建筑面積總計7200平方米;配套自動溫度、濕度檢測控制設備和自動噴水裝置;新建一座冷庫及設備配置及場外水電配套,建筑面積120平方米。
資金安排:215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幫扶發展菌菇產業,鼓勵周邊群眾發展菌菇種植,提高群眾收入。受益總人口322人,其中脫貧人口161人。
完成時限:2022年6月底前完成。
3.石獅開發區邊橋村食用菌種植項目。
項目類別:產業聯合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石獅開發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石獅開發區邊橋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寧夏閩寧綠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輻射帶動邊橋村新建9棟菌菇大棚,每座建筑面積800平方米(10米×80米),建筑面積總計7200平方米;配套自動溫度、濕度檢測控制設備和自動噴水裝置;新建一座冷庫及設備配置,建筑面積120平方米。
資金安排:21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幫扶發展菌菇產業,鼓勵周邊群眾發展菌菇種植,提高群眾收入。受益總人口120人,其中脫貧人口25人。
完成時限:2022年6月底前完成。
4.石獅開發區邊橋村養殖園區續建項目。
項目類別:產業聯合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石獅開發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石獅開發區邊橋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寧夏同舟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輻射帶動邊橋村新建養殖圈舍6座3600平方米(每座60米×10米),配套飼草料棚6座360平方米(每座6米×10米),圍欄1000米。
資金安排:20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幫扶發展養殖產業,鼓勵周邊群眾發展養殖產業,提高群眾收入。受益總人口70人,其中脫貧人口20人。
完成時限:2022年6月底前完成。
5.羅山東麓釀酒葡萄基地智能化苗木溫室項目。
項目類別:產業聯合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韋州鎮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韋州鎮舊莊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建設3520平方米智能化葡萄苗木溫室,配備室外給水管網、電氣工程、水肥一體化設施等。
資金安排:39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幫扶發展葡萄苗木產業,增加葡萄種植面積,鼓勵周邊群眾發展葡萄產業,提高群眾收入。受益總人口4142人,其中脫貧人口1372人。
完成時限:2022年8月底前完成。
6.同心灘羊肉屠宰(脫毛)加工建設項目。
項目類別:產業聯合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王團鎮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企業所有。
實施地點:王團鎮南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由寧夏回達灘羊肉食品有限公司擴建40米×21.5米×8米的廠房1座及冷庫,購置脫毛、屠宰加工設備,項目總投資600萬元以上,按照總投資的30%給予補助,補助總額不超過200萬元。
資金安排:20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拓寬灘羊銷售渠道,充分發揮消費幫扶重要作用,助力鄉村振興。受益總人口1500人,其中脫貧人口300人。
完成時限:2022年8月底前完成。
7.艾草種植高標準試驗基地項目。
項目類別:產業聯合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石獅開發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石獅開發區麻圪塔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由寧夏閩寧搏艾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麻圪塔村打造艾草種植高標準試驗基地,種植艾草2000畝,總投資約1000萬元。驗收種植平均成活率達到每畝3000株以上視為合格,按照30%或者1500元/畝給予一次性補貼,補貼總額不超過300萬元。
資金安排:30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謀劃種好一棵草、培育一株苗,以龍頭企業、基地帶動村集體、合作社及農戶種植艾草,增加收入。受益總人口260人,其中脫貧人口50人。
完成時限:2022年6月底前完成。
8.閩籍企業產業扶持項目。
項目類別:鼓勵閩籍企業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同心工業園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同心工業園區。
建設內容及規模:用于入駐園區閩籍企業購置設備、物流等方面補貼,由工業園區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資金安排:45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對入駐閩籍企業在設備購置、物流等方面給予補貼,促進企業在同穩定發展,帶動本地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受益總人口10人。
完成時限:2022年11月底前完成。
9.同心縣工業園區標準化廠房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產業園區建設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同心工業園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清潔能源產業園。
建設內容及規模:在閩寧共建產業園區內新建標準化廠房6棟18000多平方米、2座消防水泵房680多平方米,配套室外道路及場地硬化等基礎設施,占地面積約50畝,建設閩寧共建同心產業園附屬工程(一期1#廠房、二期4#廠房、二期3#廠房、二期2#廠房、二期1#廠房、三期7#8#廠房、三期5#廠房、三期4#廠房)圍墻、電動伸縮門、環氧地平等附屬工程和二期2#廠房配套建設庫房、配電柜及電纜工程,車間內部分隔改造。閩寧資金投入2450萬元。
資金安排:245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引進企業大力發展輕工業,為勞務移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受益總人口600人,其中脫貧人口30人。
完成時限:2022年11月底前完成。
10.農特產品消費幫扶補貼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消費幫扶協作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縣工信商務局、農業農村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各鄉鎮(開發區)。
建設內容及規模:凡是銷售本縣農特產品20萬元以上的進入“832”消費幫扶名錄的同心企業、合作社,且通過利益聯結帶動脫貧人口及監測戶5人以上的,按銷售額的1.5%給予補貼,每家企業、合作社補貼累計最高不超過40萬元。實現年銷售額2億元以上。
資金安排:30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進一步拓寬全縣農特產品銷售渠道,鼓勵企業銷售農特產品,有效帶動我縣脫貧人口增收。受益總人口3280人,其中脫貧人口560人。
完成時限:2022年11月底前完成。
11.寧莆同購電商城運營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消費幫扶協作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縣工信商務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閩寧產業園。
建設內容及規模:在閩寧同心產業園建設寧莆同購產品展示、倉儲集散中心,規模1000平方米,用于電商城布展及完成倉儲功能建設,按照500元/平方米標準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按同心農特產品銷售額的1%給予補貼,實現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最高給予補貼50萬元。
資金安排:10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進一步拓寬全縣農特產品銷售渠道,鼓勵企業銷售農特產品,有效帶動我縣脫貧人口增收。受益總人口240人,其中脫貧人口150人。
完成時限:2022年11月底前完成。
(二)就業幫扶項目。
12.職校學生赴莆交流訪學補貼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就業幫扶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縣教育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同心縣職業技術學校。
建設內容及規模:同心縣職業技術學校組織學生到結對的福建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校開展平面設計專業訪學,學生不少于30人,教輔人員2人,給予生活、交通補貼等。
資金安排:2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交流訪學,全面提升職業學校專業發展、教師教學能力、學生技能水平;優化資源共享,實現職教改革和學校均衡發展。受益總人口30人,其中脫貧人口18人。
完成時限:2022年7月底前完成。
13.勞動力培訓與轉移就業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就業幫扶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縣人社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各鄉鎮(開發區)。
建設內容及規模:培訓方面:開展閩寧協作項目技能培訓100人,按照培訓費、鑒定費、生活費等給予人均2500元補助,共需資金25萬元;實施電商人才赴閩能力提升培訓30人,人均培訓費6000元,共需培訓費18萬元;脫貧勞動力駕駛員培訓補貼(B照)356人178萬元。轉移就業方面:開展脫貧、邊緣易致貧勞動力赴閩轉移就業80人,穩崗補貼39萬元(其中:穩崗補貼3個月以上約30人,每人補貼3000元,共計9萬元;穩崗6個月以上約50人,每人補貼6000元,共計30萬元);實施勞務經紀人、勞務中介組織獎勵20萬元;開展閩寧協作專場招聘會4場次6萬元;集中輸送務工人員到閩就業共計22萬元;餐廳補助12萬元;派往莆田的16名二元制學生返程費用3.2萬元,調整后補貼根據實際調劑使用。
資金安排:32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組織開展技能培訓提高脫貧、監測勞動力技能素質和促進穩定就業;通過實施赴閩轉移就業獎補政策促進脫貧、監測勞動力穩定就業增收;通過召開閩寧協作專場招聘會促進勞動力在閩籍企業就業。受益總人口640人,其中脫貧人口480人。
完成時限:2022年11月底前完成。
14.幫扶車間生產就業企業補助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就業幫扶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縣工信商務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各鄉鎮(開發區)。
建設內容及規模:用于扶持閩寧協作幫扶車間正常運轉,增加取暖功能,按照造價的30%給予補助,單個幫扶車間補助不超過10萬元;促進勞動力就近就業,吸納穩崗就業15人以上給予補助,單個幫扶車間補助不超過10萬元,合計120萬元。
資金安排:12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促進閩寧協作幫扶車間正常運行,本地勞動力就近就業。受益總人口240人,其中脫貧人口100人。
完成時限:2022年10月底前完成。
(三)干部和人才培訓項目。
15.干部培訓交流。
項目類別:干部和人才培訓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縣委組織部、鄉村振興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區內、區外。
建設內容及規模:縣內集中培訓縣、鄉(鎮)、村三級鄉村振興干部4期1000人,安排資金35萬元;區內觀摩交流培訓1期100人,安排資金5萬元;區外交流培訓3期150人(其中莆田兩期),安排資金45萬元;本縣鄉鎮村分散培訓6次550人次,安排資金5萬元。每期培訓經費按照實際開支調劑使用。
資金安排:90萬元。
績效目標:對縣級部門、鄉鎮鄉村振興干部和駐村工作隊成員以及村“兩委”干部進行鄉村振興知識培訓,提高干部鄉村振興知識面和能力。受益總人口1500人。
完成時限:2022年9月底前完成。
16.致富帶頭人培訓項目。
項目類別:干部和人才培訓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縣農業農村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實施地點:福建蓉中培訓基地。
建設內容及規模:福建蓉中基地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不少于40人,培訓期限10天,培訓期間費用為每人每天450元。
資金安排:30萬元。
績效目標:提升致富帶頭人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帶動脫貧戶發展種養業,提高收入。受益總人口40人。
完成時限:2022年9月底前完成。
(四)閩寧示范村項目。
17.石獅開發區麻圪塔村閩寧示范村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示范村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石獅開發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石獅開發區麻圪塔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新建枸杞烘干加工車間1座1100平方米,晾曬場硬化2500平方米,原有冷庫維修改造534平方米,室外附屬工程。
資金安排:240萬元。
績效目標: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受益總人口200人,其中脫貧人口30人。
完成時限:2022年6月底前完成。
18.下馬關鎮南安村閩寧示范村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示范村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下馬關鎮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下馬關鎮南安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發展“閩厝菌菇民宿+南安村食用菌基地”的文旅項目,改造提升8座庭院,每座庭院規劃用地面積約789平方米,庭院內規劃新建閩厝1座(建筑面積約123平方米)、改造既有安置房1座(建筑面積約53平方米)、新建菌菇棚1座(建筑面積約140平方米)以及配套設施等。
資金安排:39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推動鄉村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受益總人口241人,其中脫貧人口122人。
完成時限:2022年7月底前完成。
19.興隆鄉王團村閩寧示范村項目。
項目類別:閩寧示范村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興隆鄉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種植的吊干杏為到戶資產,項目形成的基礎設施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興隆鄉王團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王團村群眾房前屋后等地點種植吊干杏約13500多株(樹苗根莖直徑不小于1.4厘米);大棚種植基地環境提升,周邊道路硬化、部分場地鋪裝彩色面包磚,道路及硬化場地周邊安裝混凝土平道牙539米。輻射周邊種植吊干杏1550畝51123株,包括苗木采購、挖坑、灌水和管護等,平整場地72532平方米,作業道路3300平方米。
資金安排:24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幫扶發展吊干杏產業,提升設施農業基地,增加群眾收入。受益總人口676人,其中脫貧人口86人。
完成時限:2022年6月底前完成。
(五)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20.預旺鎮物流配送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項目類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預旺鎮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預旺鎮北關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新建物流配送中心硬化場地約10000平方米及排水設施。
資金安排:16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加強貿易集散區位優勢,輻射帶動鎮域經濟發展。受益總人口1302人,其中脫貧人口564人。
完成時限:2022年7月底前完成。
21.石獅開發區麻圪塔村閩寧北路項目。
項目類別:道路建設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石獅開發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麻疙瘩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新建麻圪塔村閩寧北路,鋪砂礫1千米,修建北溝壩體100米。
資金安排:80萬元。
績效目標:提升道路通暢能力,確保群眾出行方便。受益總人口200人,其中脫貧人口30人。
完成時限:2022年7月底前完成。
22.同心縣人民醫院下馬關分院門診綜合樓項目。
項目類別:醫療建設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同心縣衛生健康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下馬關鎮。
建設內容及規模:新建同心縣人民醫院下馬關分院1#門診綜合樓,該樓為地上3層,局部4層的多層公共建筑,框架結構,建筑面積約6100平方米,閩寧資金投入235萬元。
資金安排:235萬元。
績效目標:項目建成后將擴大同心縣人民醫院下馬關分院規模,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受益總人口43000人。
完成時限:2023年6月底前完成。
(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項目。
23.同心縣職業技術學校綜合實訓樓配套設施設備建設項目。
項目類別:建設學校、幼兒園項目。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縣教育局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同心縣職業技術學校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同心縣職業技術學校。
建設內容及規模:為提升本地職業技術教育水平,對職業學校購置綜合實訓樓機電一體、互聯網等配套設施設備給予補助。其中:智慧化老年護理實訓中心配置虛擬仿真教學平臺、虛擬仿真系統、客戶端、工作臺等約60萬元;數字工廠影視后期實訓室配置學生機、教師機、監視器、光纖模塊、智慧黑板等約120萬元。
資金安排:180萬元。
績效目標:通過實施該項目,完善學校綜合實訓樓相關配套設施設備,提升教學實踐能力。受益總人口200人,其中脫貧人口120人。
完成時限:2022年9月底前完成。
(七)改善鄉村人居環境項目。
24.馬高莊鄉白陽洼村移民安置點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建設項目。
項目類別:村容村貌提升。
項目實施單位及責任主體:該項目由馬高莊鄉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項目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根據資產類型分類管護。
實施地點:馬高莊鄉白陽洼村。
建設內容及規模:馬高莊鄉白陽洼村安置點村莊干道(巷道)綠化、道路路牙建設、移民遷出陳列中心提升改造,生態養雞場2.6公里砂石路及周邊綠化等。
資金安排:60萬元。
績效目標:實施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建設,扎實推進移民村“四大提升”行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受益總人口115人,其中脫貧人口115人。
完成時限:2022年6月底前完成。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縣鄉村振興局要統籌安排閩寧協作資金項目,定期調度資金使用、項目管理等工作??h發改局要及時對項目初設進行批復??h財政局要及時資金監管和績效管理。項目實施單位要認真落實“五定”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量化工作目標,定期向縣鄉村振興局和縣財政局報送項目進展和資金支付情況。
二是健全項目機制,確保質量。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嚴格標準,規范管理。落實公示公開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強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規范資金管理,杜絕擠占、挪用。全力推進,加快預算執行,保障項目完成質量。嚴格項目驗收,項目完成后,各實施單位及時整理項目檔案資料,先行自驗,并進行項目竣工結(決)算審計,自驗合格后以正式文件申請縣級驗收。
三是嚴格監督檢查,快速推進。各責任單位要采取細化清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一線推進等措施,加強對項目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項目進展情況、工程質量以及資金使用效果等方面,確保完成所有項目(除同心縣人民醫院下馬關分院門診綜合樓項目外)于11月底前全部完工,11月底前支付率達到95%以上的目標。
附件:同心縣2022年閩寧協作資金項目計劃表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